首页 资讯 科技 财商 汽车 文娱 家电 生活

成都2025年11月28日 美通社 -- 11月21日,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、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(简称“TÜV莱茵”)在成都举办“丈量地球・净零前行能源-碳-水协同治理与碳中和研讨会”。活动汇聚了来自光伏、储能、锂电等新能源领域,以及高端制造、消费电子等行业近百位企业代表,共同探讨“双碳”目标下的企业转型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策略。


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企业绿色转型已从“可选项”成为“必答题”。如何科学量化碳足迹、水足迹,优化能源管理并实现协同治理,成为企业应对气候挑战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。本次研讨会聚焦能源、碳和水协同治理,旨在通过分享前沿技术、标杆案例与政策导向,帮助企业掌握标准化工具与实践方法,搭建政策与市场的沟通桥梁,助力企业提升品牌绿色竞争力。

TÜV莱茵大中华区人员与业务保障服务资深培训专家别倩雯,围绕“解码生态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估(LCA)分析”及“应对气候工作的碳足迹管理”展开分享。她系统介绍了ISO 1404014044标准在产品生态足迹评估中的应用方法,助力企业通过全生命周期视角识别绿色创新机会。同时,她结合ISO 14060系列标准,讲解碳数据管理体系构建路径,指导企业通过碳足迹分析定位低碳技术转型方向,为组织与产品层面的碳管理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。

TÜV莱茵大中华区人员与业务保障服务新业务技术总监赵连河分享了“水资源管理”及“能源管理驱动碳中和”两大主题。他指出,水资源管理需与碳管理同步推进,企业通过ISO 14046识别并量化水足迹、ISO 46001提升用水效率,可系统性降低资源消耗风险。在能源管理板块,他依据ISO 14068-1标准,详细讲解了以系统思维推动脱碳的策略,强调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与ISO 50100脱碳指南的协同作用,并结合食品加工、电子制造、化工等行业案例,展示通过能源评审、指标优化、技术改造实现的节能降碳成效。此外,他还结合碳中和规划的六大步骤与SBTi科学碳目标设定的方法,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能源碳管理解决方案。


清华大学博士、大气污染物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赵君科,结合工业硅(太阳能)、钢铁和绿电转型等案例,分享“双碳”背景下的减污降碳实践经验。

TÜV莱茵大中华区人员与业务保障服务资深培训专家赵燕解读了“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出海风险”与“供应链绿色合规管理”两大议题,分享“风险识别-评估优化-体系建设-技术突破”四步应对策略。

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,TÜV莱茵资深专家团队深耕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,可提供从组织、产品、系统到人员培训层面的一站式服务,涵盖产品碳足迹核查与核算、产品生命周期评估(LCA)、水资源管理与水足迹核查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,助力企业在“双碳”目标下精准施策、稳健前行,共同构建可信赖的绿色竞争力。